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作时间: 1941 院士人数: 两个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4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08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学派之初,有一批著名学者,以夏元礼、谭、王培芬、尹、王克仁、谢、朱、李瑞富、李等为代表。来学校教书。他们努力办学,传薪留职,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贵阳师范大学。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指定为省级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工业学院被合并到这里。2006年,它被列入教育部“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并与厦门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被授予“优秀学校”称号。2013年7月,被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机构。 学校位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享有“中国夏日之都”的美誉。它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3000多亩。全日制在校生37500余人,其中专科生25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研究生2700余人。有2434名教职员工。有20所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和1个教研室。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共有4个一级硕士学位项目,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项目,16个一级硕士学位项目,9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项目,5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75个本科项目。他们有权豁免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有7个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大学示范本科专业(专业)。学科涵盖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农业、管理和艺术等10个学科,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学科布局。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现有专职教师1742人,其中教授285人,副教授601人。329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202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学科团队中有65名“候鸟”特聘教授,包括3名院士和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名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一名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四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一名国立大学“教学大师”,一名国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名国立大学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5名,国务院专项补助专家28名,省政府专项补助专家12名,贵州省核心专家1名,省级管理专家20名,省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名,省内青年创新人才3名,省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24名,省内高校“教学名师”16名。目前,有1个国家教学团队和5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是本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国有1个大学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创新实验室 学校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院、10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批准的首批“物证司法鉴定所”和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贵州师范大学报》等报纸出版物,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源期刊和中国100强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95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98个,省部级科研项目740个,科研经费总额近2.7亿元。获得9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国际文学艺术奖2项。授予专利53项,发表学术著作202部。SCI、EI、ISTP、CSSCI和CSCD共收集了2846篇学术论文。 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高,功能强。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覆盖了整个学校。无线网络也部署在图书馆的一些公共区域和主要阅读区域。图书馆现有纸质文献231.5万份,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2500多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35万种。它提供68个中外文数据库,10个自建数据库,共计60.6 TB的数字资源。它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CALIS贵州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贵州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等服务单位已经建成,包括“贵州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示范中学示范图书馆”、“学前教育专题室”、“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并开始服务。 学校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南非、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美国、葡萄牙、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项目。学校的开放得到进一步加强。它是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基础上承担培养中国留学生任务的大学之一。它与联合王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组织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方案,与教育部海外研究服务中心合作组织了国际普通本科教育方案(IGEC)。 经过7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以振兴国家、振兴民族为己任,修身养性,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品质和校风,锻造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凝聚了“审慎思考、勤奋实践、博学创新”的校训,培养了20多万名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成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的多学科师范大学,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THE END

上一篇 : 中国北方大学

上一篇 : 曲阜师范大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