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2003年 院士人数: 三个
关键学科: 20 博士学位数量: 15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28
长江大学于2003年4月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它是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业大学、荆州师范大学和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而成。它是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它是湖北省的重点大学。它也是“中西部大学基本能力建设项目”的入选大学。它也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农业部共同设立的一所大学。 学校位于长江中游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拥有武汉校区。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这里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也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它一直是军事战略家们争夺的地方。武汉有三个城镇,东有九省通衢,西有长江三峡,南有广阔的洞庭湖,北有武当山。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这是湖北省的一所花园式大学。 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前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北京石油工业学院。自1978年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始组织普通本科教育。自2000年起,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组建,移交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业学院,原华中农业大学荆州分校,创建于1977年,1989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办的湖北省第四区普通师范学校,1978年创办的荆州师范学院,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原湖北沙市卫生学校。它成立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占地3501亩,建筑面积14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1.3亿元。现有各类实验室和实验中心8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3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26万册,中外期刊3060种,电子文献10万余种,中外摘要55种,全文数据库。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池、足球和网球场馆,各种体育场馆设备齐全。 学校现在有3,139名教职员工和2,223名全职教师。在全职教师中,320名是教授,780名是副教授。有1925名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574人拥有博士学位。目前,湖北省有7名优秀教师和著名教师,47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3名新世纪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一、二级候选人,31名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生导师512名,兼职硕士生导师288名。有3名“双聘院士”,2名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50名“楚天学者”。" 学校的培训水平已经完成。目前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天然气工程”两个博士后研究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和“作物科学”是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两个学科有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予两个学科。同等学历者有权申请硕士学位,并有权授予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护理硕士和文学硕士专业学位。共有94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探工程”、“勘探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6个国家级专业和湖北省11个品牌专业。“农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和“地理信息科学”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11个学科。目前,全日制大专学生33933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390人,外国留学生1129人。 学校现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栽培)学科16个,其中优势学科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科学;六大特色学科:石油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个重点(栽培)学科:植物保护、园林、临床医学、水产、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地球物理学和土木工程。13个重点学科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有42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包括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新农村建设研究院、2个湖北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合作创新中心、2个湖北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7个湖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中石油重点实验室和9个湖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2012年第三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油气工程”排名第四,“地球物理学”排名第五,“园林绿化”排名第七,“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排名第九。该校在石油科技、涝灾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有着鲜明的特色。 在过去的三年里,学校主持了2228个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科研项目,其中118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9个由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31个由国家项目(课题)资助,如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等。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14项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他出版了172部学术专著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 3门国家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力学》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0103012门国家级优质视频公开课。有2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楚文化漫谈》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探工程、石油工程和地球物理测井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部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优秀博士教育培训计划、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单位,是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单位。学校实行学分制、导师制、专业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石油奖学金等40多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走向成功。学校自成立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30多万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中国各地,驰骋海外,迅速成长为单位骨干和社会精英。近年来,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以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涌现出来。2007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了“优秀”成绩。2009年,一个由——名“10.24”长江大学生英雄组成的全国英雄团体在学校出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这所学校坚持开放和办学。是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是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的创新基地。与国内40家石油企业、82家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方)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俄罗斯、阿塞拜疆、新加坡、埃及、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5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和互访。向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派遣留学生;与此同时,它还在美国、加拿大、韩国、越南、巴基斯坦、约旦、尼泊尔、加纳等国家招收外国学生。 扬子江大学师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分秒必争、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践行“成长与成长、成长与创新”的校训。他们积极营造“求实、进取、开拓、报国”的优良校风。他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尽快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电话:0716-80605500716-8060813(传真) 电话:0716-8060550 邮政编码:434023 网站:u.edu.cn/长江 (2015年1月更新)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