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1950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3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68

西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这所学校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19亩(含绿地),分为城关校区和 渝中校区。建国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有来自55个民族的26,000多名全日制学生。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并根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7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和研究生导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有1,900多名教学和行政人员,包括1,200多名专职教师。26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510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22名博士生导师和330多名硕士生导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育系统中的一名先进工作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7名专家做出了突出贡献。23名专家获得国务院专项资助,14名专家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6名专家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农业、医学、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目前有70个本科专业。1 .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研究流动站;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业、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美术;40个双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学科(11个授权点):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金融。学校现有26个教学单元: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学院、维吾尔语与文化学院、藏语与文化学院、蒙古语与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备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学院。有六个独立的科研机构:中国信息技术研究所、格萨尔研究所、海外国家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藏经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帮助他人成功”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自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9项、国家教学改革工程23项、省级精品课程35项。学校有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学。有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古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团队;六个省级教学团队:蒙古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藏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精细化工、口腔医学、西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4 .教育部特殊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七个省级专业建设点:数学和应用数学、化学工程和技术、生物技术、会计、历史、阿拉伯语和口腔医学。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语言文化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甘肃省五所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与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民族事务委员会有7个重点学科:中国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和民族传统体育。甘肃省12个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历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业、兽医学、宗教研究、民俗学、格萨尔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美术。学校现在有一个教育部的创新团队:一个动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的创新团队,有10个校级创新团队。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有三个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和西北少数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和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学校已成为“中国多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合作创新中心”和“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合作创新中心”的核心协作单位。教育部联合建立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已经成立:中国国家语言信息技术实验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四个重点实验室:西藏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和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还有一个省级工程中心:甘肃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型复合材料与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自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828个科研项目,包括1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个“863”项目、7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6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428个省部级项目。有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和40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学校研发《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编辑出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两次被甘肃省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优秀贡献奖”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们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德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学校定期派优秀学生出国参观、交流和学习,派教师出国讲学、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并邀请外国专家到学校任教和合作,从而扩大学校在世界上的学术影响力。迄今为止,已有200多名长期外国专家和近600名短期外国专家受聘,500多名外国学生接受了培训。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
THE END

上一篇 : 青海大学

上一篇 : 海南大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