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1953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6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0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国立体育大学。它是国家重点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之一。它是中国最高的体育机构。学校前身为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于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该校于1953年11月3日在北京先农坛举行了开学典礼,并于1954年迁至现在的位置。1956年3月14日,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12月11日,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校庆是11月1日。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它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学校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从筹建到发展,学校得到了党、国家和各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和贺龙的亲切关怀。在建校之初,时任中央体委主任的贺龙副总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他经常来学校亲自指导一线的教学工作。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公布的44所国家重点院校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办。1969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体育大学要办好”,使封闭的学校恢复了生机。这所学校于1971年恢复办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学校有7所学院、3个系和2所中等专业学校。即: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体育人文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学校;还有国际交流中心,负责培训国际学生。另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设在我校,主要为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干部、国家体育主管、教练员、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2008年奥运会各类人才提供专业培训。 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2个部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级学科“体育科学”博士的授予机关。它拥有所有两个学科(体育教育与训练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人文与社会学和国家传统体育科学)的博士授予权。它拥有中国第一个体育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和应用心理学五个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它有11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体育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育管理)、新闻(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英语(国际体育)、表演(体育艺术)、体育康复和健康。学校现在有1600多名教职员工,包括600多名退休人员。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国家队教练员15人,国际裁判员40余人。近100人在国际和国内各级体育组织工作。有50多人在全国中学协会常务委员会以上担任职务。 学校拥有36个教研室、15个研究中心和26个教学、科研和训练实验室(其中运动功能评估与技术分析实验室和体能训练与身体功能恢复研究中心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17辆室内火车 50多年来,学校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运动技能,为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体育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1980年以来,学校已经培养了50多名国际运动员和500多名运动员。他在世界比赛中赢得了50多项冠军,在亚洲比赛中赢得了60多项冠军,创造了10多项亚洲纪录,并在国家正式比赛中赢得了600多项冠军。特别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分别取得了1金、1银、2铜和4金、1银的优异成绩。在学校学习的运动员和学生也获得了7枚金牌。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教师、学生和校友163人,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数的25.75%。近50年来,学校形成了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优势。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直接面向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主战场。学校自成立以来,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个,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他出版了数千种科普专著、翻译和教科书。为备战雅典奥运会,我校69名师生直接参加了科技研究服务,为学校赢得了水上、射击和重竞技金牌。50多年来,学校一直走在中国高等体育发展的前列,创造了许多成绩居全国高等体育之首。也就是说,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位体育博士,我国建立了第一个体育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全国80%以上的体育博士研究生是由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的,第一个高等体育函授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第一所体育学院产生了奥运冠军,体育人体科学专业是我国体育院校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实验室被列为我国第一个省部级重点体育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成立,我国第一个氧气和二氧化碳自动控制系统、达到国际竞技体育研究和训练前沿水平的低氧实验室建成,体育研究成果居全国首位。建立中国体育院校第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体育文献和资源是亚洲最大的。50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包括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美国印第安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和日本体育大学,并与许多国际和非政府体育组织开展了密切交流。在过去的50多年里,学校获得了2枚国际奥委会奖牌,53项政府特殊补贴,62项国家体育工作奖牌和体育荣誉奖牌,366项新中国体育先驱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了荣誉,如体育荣誉奖章和奥林匹克特殊贡献奖。新世纪,北京体育大学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利用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全面、高水平的教育、培训、科研基地。 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目标前进,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世界体育强国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