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 院士人数: 九个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a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这是一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共建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滨,南面的山脚下。该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涵盖科学、工程、文学、管理、经济、法律、艺术、教育、哲学等学科。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它有——逸夫博物馆,一个国家4A旅游景点。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于1952年。其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相关系(系)合并而成的北京地球科学研究所。该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70年迁至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北京旧址设立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和北京。2000年2月,学校从国土资源部转到教育部。2006年10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签署了建设中国地质大学的协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概况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学校拥有——逸夫博物馆,国家级4A旅游景点,国家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校园环境优美,有浓厚的教育、科研和学术氛围。它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10,000台随时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它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的思想学校以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校训。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将“建设一流地球科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作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科学大学”作为办学的长远目标。学校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努力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支持。学校现有教职工31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497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包括10人(其中青年项目3人),特聘教授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优青科学基金2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31人,楚天学者计划33人。近年来,学校增加了2个国家创新研究小组,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师和8个湖北教师。2008年,我校程秋明教授成为继我校赵院士之后,第二位获得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项——克朗宾奖的亚洲人。学校拥有86个科研机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研究所和中心),包括2个州 学校大力建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边缘科学和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如信息、纳米技术、材料、生物、能源、环境保护等。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地质学”是全国首批两个一级学科。有18个学院(系)和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12个博士后研究站,13个一级博士项目和38个一级硕士项目。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包括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硕士、硕士、硕士,其中工程硕士包括19个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学生6.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近2.5万人,兼职专业学位研究生2800余人,成人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9万人,各类国际学生700余人。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创新研究生免试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机制,建立了创新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完成了大量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九个科研机构形成了“科教战略联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成立了“李四光学院”和“地球科学精英班”,致力于培养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泛适应各类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该校的远程继续教育学院多年来一直被评为整体教育评估名单中的“十大在线教育学院”。按照“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全面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李四光计划”和“集集上计划”。我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高水平竞赛中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影响广泛。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每年提供2000多万元的助学贷款,国家、学校和社会每年为学生提供2500万元的奖励和补贴。除了学生普遍享有的奖学金外,学校还设立了50多个特殊奖学金,包括"地质光奖学金"。学校将弘扬优秀体育传统与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体系。我们的学生在主要的国际和国内体育比赛中赢得了150多枚金牌和350多枚银牌和铜牌。他们已经连续五届赢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总统杯”。2006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科研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工作。五年来,学校主持了“973”工程和专项、“863”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600多个国家级项目,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尹鸿福院士主持了全球体育科技成果的确定 学校科研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矿产勘查突破战略行动,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该校作为唯一一所参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项目的大学,拥有军事项目的全部科研和生产资格。成立了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两个预研究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开发的MAPGIS软件已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学校坚持产学研合作,推进合作创新体系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救灾队伍前往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提供技术支持,并做好灾后重建和城市选址工作。国际交流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的学术、技术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由我校牵头,由斯坦福大学、麦柯里大学和香港大学等10所世界知名大学组成的国际地球科学大学联盟已经成立,旨在开展地球科学领域的资源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已派出500多名师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邀请300多名海外专家参观、讲学和参加会议。学校的三个项目已被列入“高等学校通过学科创新引入智慧计划”(即“项目111”),得到了我校、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阿尔弗雷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以及六个国际科研合作中心的支持,包括“中国-匈牙利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和“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在过去的60年里,学校里有很多有才华的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社会管理精英,以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代表的30名两院院士,以及以国家体育场鸟巢总工程师李九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奇才.大多数毕业生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为学校赢得荣誉和支持。同时,学校也将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寻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谣言路388号学校网站:http://www.cug.edu.cn/邮政编码:430074电话:027-67883995传真:027-87481030电子邮件:cugxbcug.edu.cn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
THE END

上一篇 :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一篇 : 南京师范大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