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24 院士人数: 七个
关键学科: 11. 博士学位数量: 75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214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科学、工程、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律、教育、历史、艺术等学科。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第一个单位。学校的座右铭是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如果你带着它,你将远行。 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于1924年。经过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大学。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崂山、玉山、浮山三个校区,17所学校,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系,68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8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他们是全国第一批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有资格从职业学校招聘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养学科)、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建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和中国海洋开发研究中心设在学校。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111个创新和智力引进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工程”海洋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3500吨教学实习和科研用“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科研实习船、300吨“天使1号”科研运输供应船和2600吨与企业共同建造和管理的“海涂巴”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船。5000吨“东方红3号”新型远洋综合科研实习船正在建造中。基本形成了从近岸、近海到远海、辐射到极地的综合性海洋移动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现场观测能力。作为青岛“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近期将启动功能实验室和公共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为国家海洋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科技支持。 学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与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其特殊使命是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施以“有限自主选课制”和“学业鉴定与毕业专业鉴定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有12个民族特色专业、16个优秀民族课程、16个优秀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领域、7个教育部优秀工程师教育试点专业。现有各类注册学生424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600余人(含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在职硕士研究生4469人,本科生15497人,留学生9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近13000人。到目前为止,已有12名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75名科学家中,超过一半是学校毕业生。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中国科学家是董兆干,一位校友。第一个徒步探索南极洲的中国科学家是蒋家伦校友。中国南北两极的第一位科学家是赵金平的校友。 这所学校的结构相对合理,涵盖的学科范围很广。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560多人,博士生导师360多人。其中,6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5%的重点学科教师拥有博士学位。70%的教师有一年以上的校外学习和研究经验。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任教和学习: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特聘教授“千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特聘教授“千人计划”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0人,“高峰建设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和“2010年”博士后27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973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务院政府专项补助专家109名,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专家10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07名。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学与新闻传播学会顾问、教授、名誉会长;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顾问教授;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为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开发研究所所长;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聘为荣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著名作家被聘为“常驻作家”;还有由5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以及由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 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以来,他主持了1100多个国家级项目。关华实院士主持“海洋特色低聚糖制备技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