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02 院士人数: 36
关键学科: 67 博士学位数量: 147
学生人数: 40,000到5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213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重点大学之一。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南京位于钟灵郁秀,位于龙盘的一个虎穴中。自1902年创办以来,她经历了三江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等三个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第二年,它被命名为南京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南京大学调整了工程、农学、师资培训等部门后,与1888年成立的金陵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合并。它仍被命名为南京大学,并将其校园从四个拱门移至鼓楼黄金大学的原址。如今的南京大学包括鼓楼和浦口两个校区,占地3600多亩,风景优美,建筑规模宏大,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最高的一流大学。5月20日是学校的周年纪念日。一百多年来,南京大学汇聚了一大批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英俊青年和优秀人才。李瑞卿、吴、朱克真、茅以升、刘以智、陶行知、郭炳文、唐永通、马寅初、熊庆来、童涤洲、金善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阎济慈、罗嘉伦、古玉?李、吴宓、朱光亚、赛珍珠、梁、戴安邦、陈、等名家曾在此求学或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项“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项是南京大学的校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活、现代工程和管理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南京大学拥有18所学院和55个系,拥有76个本科专业,20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9个博士项目,18个博士后流动站,28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学校近2000名专职教师中,教授69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开发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和管理专家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博士生导师630余名。 南京大学依托多学科、高素质教师的综合优势,在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上名列全国前列。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连续7年被国际权威科研检索数据《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的论文数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被引论文数也连续8年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10年来,南京大学获得了8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包括4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自2000年以来,他获得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1994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南京大学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支持条件。学校图书馆藏书超过429万册,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学校拥有各类研究所116个,跨学科研究中心87个,大型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如现代分析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南京大学是中国国际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大学之一。它与近30个国家的18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主办了120多次国际会议,派出2500多名教师出国学习、访问或深造,邀请1800多名外国专家和学者到南大讲学和合作,派出6000多名海外学生到南大深造。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普莱科津、格拉肖、蒙代尔和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被授予荣誉教授或荣誉博士学位。美国前总统布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和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老、澳大利亚前总理等外国政要先后访问了南大。为了直接借鉴国外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南京大学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建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德法律研究所,与日本邮政合作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多媒体远程卫星教育系统研究中心”。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建立和发展了十多年。它已成为中美两国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它受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关注和赞扬。它被誉为“留学花园”,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世纪,南京大学将继续发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综合性、研究性和国际化的目标前进,力争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